第3章 深渊世玉

作者: 着台

  这里不叫炸,而叫“煎油糍”,是土家人特有的一种炸粑方式,10来分钟就炸好一个,趁热吃的时候又香又脆。我的童年是很难吃到这玩意的,记得那时是五分钱一个,只有富裕人家的大人赶场天才有能力给孩子买回这东西。我的母亲往往是背了一背青菜到镇上去卖了也只够买回盐巴煤油,有时好不容易给我买一个油粑回来,吃得我心欠欠的,但我不能责怪母亲,我知道母亲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。这东西我一直心存挂念,但离开故土10多年了,时势变迁,不知道家乡的小镇上还时不时兴搞这玩意。此时此刻,我有些饿了,再说多年没有吃这东西,很想试试那味道还在不在。就走到老人面前,问老人多少钱一个,老人说五角,我二话没说摸出一块钱买了两个,边吃边从光滑的石板街上走过去。

  已经是夕阳西落的时间,冬日早已背到东山后面去了,但小镇的巷子却是那样的明净和温暖。一路走过去,只见两排古色古香的木屋鳞次栉比地向乌江奔流的方向延伸,悠长悠长的拐着弯儿,时而上几步石阶,时而下几步石梯,曲径通幽,风尘古貌,仿佛就置身在远去的真实岁月里。两边木屋的门上随处可见挂着的扁长铜锁,不少人家的里屋用废纸糊得密不透风,清一色的土灶把土家人的生活衬托的淋漓尽致。巷子中间偶尔可见摆在门边的桌子,几个悠闲的女子埋头忙着修理桌上的“长城”,一群小孩子尽情地在深巷里跑来跑去,有时瞟几眼我这远方来客就走开了,有个调皮的孩子还跟我做着鬼脸,实在可爱。

  古镇底层这条石板街长约2公里,她与上层的新街互不牵连,两边的木屋飞檐翘角,犬牙交错,左边石壁上圆柱撑起来的吊脚楼紧挨江流,不仅美观大气,且精巧笔致。画家吴冠中到此也都感慨不已,称之为“琼楼玉宇”。街上不但有很多历史古迹,还有各式不同的亭台楼阁,雕梁画栋,很像是一幅古画挂在乌江东岸。由于建筑独特,保存完好,被誉为长江流域极具规模而又有观赏价值的民居景观。古镇对岸的山岩上有一个很富传奇的“蛮王洞”,尽管属于贵州地界,但传说却有两个版本,既有四川之说,又有贵州之说,传说相左,各具历史特点,就不一一复述了。站在吊脚楼上环顾两岸山谷,使我想起在此拍摄的剿匪电视剧《红杜鹃,白杜鹃》,那悠扬而约带哀伤的歌曲再一次向我诉说着土家女子的善良和坚韧。思绪在古镇上空飞扬,真有点情不自禁。

  在老街上来回走了两趟后才去找住宿,街上的人告诉我最好在老街的客栈住,又便宜有能观赏......

  

  免费小说 | 网站地图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